文章来源:admin 时间:2024-02-07
站在2021年的时间点回望,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一手抓紧疫情防控,一手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地处成都城北门户,成都新都区如“后浪”出征,量质齐升。迈向新征程,新都不断探索内涵式、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看财税“含金量”: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12.6%,经济发展质量、区位发展能级、城市宜居品质显著提升。
高质量发展,看产业“含金量”:代表战略性新兴产业,轨道交通和航空产业分别实现产值53.8亿元和34亿元,产业内涵式发展特征突出。
高质量发展,看城市“魅力度”:每年净流入人口6.4万人,全区服务人口超过150万人。投资逆势增长,去年实现项目签约53个,创历史新高。新增市场主体3.4万余户,民间投资逆势增长15.2%,总量和增速分列成都各区(市、县)第1位、第4位。
高质量发展,看环境“红利度”:短短3年间,毗河出境断面水质由劣五类提升至三类,清白江出境断面水质由三类提升至二类。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逐年增长,去年达到了292天。“公园+”“绿道+”网红打卡点“串珠成链”,生态旅游成新潮。
新都不新,是2800年历史的古蜀邑;新都不老,以沧桑身量呈少年姿态。从“新”出发,新都犹如“后浪”,锐气不减,智勇不减。
站在奋斗百年路的时间节点,回望新都,从“古蜀三都”之一的“新都”走来,百年之间,这片土地走出过抗日名将王铭章、“流浪文豪”艾芜、共和国少将黄霖等诸多近现代名人,曾经在川西地区较早建立和发展党的组织,也是改革开放大潮中工业早发地、乡镇企业兴盛地……可以说,百年新都史,向来不乏对新思潮、新事物的敏锐和实践,地缘基因里,就有敢领先善创新的因子。
在成都新一轮重塑经济地理的发展大潮中,新都处在“北改”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进共生。
新时代照耀,机遇与挑战并存。全面转型、跨越的新都区,深刻认识当下机遇“窗口”——主动出击、积极争取,扎实推进23项国家省市改革试点任务,深化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等7项改革经验在全国和省市推广,“社区协商指数”项目获评“2020年度全国民生示范工程”。
积极作为、扎实推进,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与重庆市九龙坡区结对,共建成渝协同发展示范区,签署合作协议55项,10个产业专项合作协议实质性开展。一年多来,双方合作全面展开、务实推进,合作的层面深入到了社区——今年以来,石板滩街道仁和场社区先后引进西南大学、四川美院十方艺术中心、重庆首个社区环保教育基地等重庆资源,联手共建了全省首个“无碳社区”、仁和场社区环保教育(美育)基地。运行两个月来,居民投入度高、“无碳化”生活渐入人心。
外抓机遇,内强内功。新都在新格局里定位:高质量建设现代化国际范成北新中心城区,紧紧围绕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总体目标,突出“一心四区”建设,全面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随着地铁3号线号线开通,凤凰山高架路将于年底建成,新都区交通条件大为改善,内外畅通。
“抱着熊猫吃火锅,听着音乐去滑雪。”新的发展目标下,新都给自己定调:实施城区“一主两翼”建设——主城区以城市有机更新为抓手高品质建设,石板滩东部发展翼以产城融合为核心打造未来感,新繁西部发展翼以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实践绿色发展,加快形成功能分区与资源禀赋相协调的城镇空间格局。
三年攻坚,新都收获发展成果:每年人口净流入6.4万人,全区服务人口超过150万人,宜居城北蔚然成气候。
“后浪”之于新都,在于新旧的动能转换中,焕发出从“0”到“1”、从“1”到“N”的魄力、锐气和不竭的行动力
历来是成都制造业重镇的新都,拥有一批知名企业,如中粮可口可乐、科伦药业等。在新都奋进新章里,他们依然是主力军——可口可乐建成12万罐/小时全球最快生产线亿元;科伦创新制剂生产大楼扩建,新增产值12亿元;华润生产线万吨/年,将实现产能翻番……
“前浪”企业坚挺,“后浪”新军冲劲十足。在新都,“后浪”产业四字形容:“上天入地”。
“上天”,是指以成飞集团为龙头的航空产业,目前引入优质配套项目42个,“四中心”“四平台”加快建设,国产大飞机机头大部件将在新都研制,初步构建起航空发动机、航空大部件、国产智能制造装备研制体系。成都航空产业园从2019年项目一期当年拆迁、当年建设、当年投产,到二期加快推进、三期启动建设,一年多时间从无到有、起势腾飞,今年内将实现全功能投运。
同时,新都争取到省、市支持中国燃气涡轮研究院建成科创中心,打造了独一无二的航空发动机创新生态服务系统,并和入驻团队共享多个科技实验平台,让团队“入园即入圈”。投运3个多月已有60余家团队正在洽谈,入驻优质团队9家,其中院士团队2家,预计年底将入驻团队30家以上。
一手抓航空发动机研发,并推动形成产业链;一手抓整机及零部件配套,不断优化生态圈。新都航空产业从“1”出发,开拓“N”个支撑,呈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美好前景。
“入地”,是指以中车成都有限公司为龙头的轨道交通产业集群,自2016年10月首辆“成都造”地铁车在这里下线”开始,如今园区企业已超过100家,地铁年产量600辆,成都60%的地铁车辆由新都制造。轨道交通“智造服务”实现新突破,时速160公里的全国最快新一代全自动市域列车下线智慧型全自动行车试验平台投用,动车组高级修业务全面开展,交铁检验中心成为西部唯一国推城市轨道交通产品认证机构。西南交大科技园新都分园,已入驻创新型企业8家。
“上天入地”把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高附加值表明无疑,也把“后浪”新都的期待点亮:2020年,轨道交通和航空产业分别实现产值53.8亿元和34亿元。
成都全域建设公园城市,“人、城、境、业”协调发展,航空、轨道交通两个产业园容身于新都区现代交通产业功能区,这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把握“人城产”关系,打造产业新城,推进50余个大配套建设项目,与领军央企五矿集团合作,启动建设总投资超200亿元的石板滩新城。目前,两个标志性科创空间项目——轨交科创中心、航空科创大厦推进顺利。
瞄准产业前沿,“后浪”新都仍然在寻觅、在储备。去年以来,新都连续出台营商环境2.0、3.0政策,推出企业开办4小时办结等100余项新举措,得到国务院“放管服”改革专家组肯定,入选“2020年中国营商环境百强区”。
在新经济领域,新都引进投资100亿元的京东京创5G数字科技产业园等高能级项目,投资108亿元的科成云大数据中心、投资30亿元的拓米智能制造产业园即将投产。惠普国际软件云服务总部基地、神州数码西部国际贸易结算中心和数字货币创新平台项目加快洽谈,依托西南石油大学规划建设国际新能(油服)科创城。
在文创领域,新都引进百亿级项目花舞木兰国际农业主题公园和兴城国际足球体育公园;成都国际轮滑运动中心将建成亚洲最大室内速度轮滑馆。去年,新都新签约投资协议项目53个。
“后浪”之于新都,在于从人本主义出发,不忘初心,始终记取“为了谁”“依靠谁”,去探索、破解时代课题
毗河,沱江支流,新都人的母亲河,也是新都人的乡愁。从西入新繁再入新都区,在金堂县赵镇东流入沱江。
自2017年以来,新都深入实施“三治一增”,毗河出境断面水质由劣五类提升至三类,清白江出境断面水质由三类提升至二类,殊为不易。接下来,还将把西江河打造成公园景观。
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新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逐年增长,去年达到了292天。今后,新都将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100%,再新增绿地60万平方米以上,让绿色生态成为新都的永久底色、成为市民生活的幸福色。
幸福营造仍在继续。新都把整个城市作为一个大公园来规划建设,“身在公园、春暖花开”,从美学视角和感知体验出发,推进全域公园体系营建和场景营造。目前,建成217公里香城绿道,泥巴沱森林公园成为“最美城市会客厅”。35平方公里“珠链锦绣·锦水公园”火爆乡村,新都开通了“香城乡巴”,将整个乡村串联起来,有芳华桂城、夏河溪、尖锋运动小镇、拾里庭院等。
今后,新都将加快38.7公里毗河公园、泥巴沱森林公园二期等“绿心绿带”建设,再建三级绿道100公里,沿绿道布局更多的公园绿地,把清新宜人的绿色空间渗透到每一个社区、小区,让市民“在公园中享受生活”的美好体验举步可达。
畅通不断提速。营造“快联内畅、低碳便捷”的惬意出行,新都实施“快联内畅贯通”攻坚计划,完成电子路下穿隧道建设、新都大道街区一体化改造等交通项目60余个,市民出行拥堵的闹心问题逐步缓解。今年,新都力促金凤凰高架新都段年内通车,推动学院路等道路街区一体化改造,规划建设氢能源有轨电车示范线%,新建“上班的路”“回家的路”50条,以“轨道+公交+慢行”的多样化选择,让市民出行更加舒适便捷、绿色健康。
可感可及的宜居生活变化,让新都人普遍受益,也让公园城市理念广受认同、深受赞誉。
围绕“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新都承担国家人社部“和谐劳动关系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任务,探索具有中西部县域经济特点的劳动关系制度体系。坚持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新都创新探索出“三联+”工作机制,打造小区治理“五步工作法”2.0版,巧将快递配送队伍发展为“丰行侠”。持续推进“五大行动”,大力实施“香城细管”,治理市容秩序问题30余万个,打造口袋公园、可食地景26个,开展城市家具捐赠等系列城市营建活动,城市美誉度、认同感大幅提升。
百年壮阔初心不改,百年恰是风华正茂。序章新启,“后浪”新都,征途漫漫,豪迈充盈。